去年存款定期化现象仍未改观,降低存款利率还有空间
冉学东2月20日,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5年期以上LPR为3.95%,上月为4.2%,较上月下降25个基点;1年期LPR为3.45%,上月为3.45%,维持不变。这次降息的幅度尽管超出了市场的预期,但是下调的时间点是符合预期的,因为央行已经在去年年末做好了铺垫。去年12月22日,四大国有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,其中3年期、5年期定存利率均下降25个基点,随后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小银行银行跟进下调了存款利率。调整后,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击穿2%整数关口,降至1.95%,存款利率迈入“1时代”。存款降息在去年末,而贷款降息是今年初,央行是别有用心的。年末正是职工发放奖金,安排明年现金如何配置的时候,显然降息就是为了降低存款的收益,降低银行的存款规模。而在年初降低贷款利率,而且是5年期的利率,则主要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,激发购房需求,如果年末降息,则会降低下年的存量房贷利率,这对银行来讲是一个大损失。那么我们看到,目前货币政策的主要考量可能是保护银行的利益,这个利益的核心就是净息差,在降低融资成本的任务面前,降低负债成本是一个必选项,未来存款利率的下降还有很大空间。其实,去年以来,国有大行已在6月及9月两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,至此,经过三次下调,三年期、五年期定存利率降幅半年内达6个基点。而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,2023年12月,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.45%和4.20%,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.2个和0.1个百分点。12月,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83%,同比下降 0.31个百分点。其中,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.35%,同比下降0.22个百分点,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75%,同比下降0.22个百分点。由以上可以看出,去年存款利率的下降是要大于贷款利率的下降的,至少在去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是走阔的,但这只是短期。从长期看,我国银行净息差从2019年底的2.2%迅速下降至2023年三季度的1.73%,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下降近50BP,银行息差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较为有限。降低存款利率不仅仅是稳定净息差,更重要的是,定期存款增长速度过快,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消费和投资的意愿不高,风险偏好过于保守,这些都将迫使央行将继续降低存款利率。从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,2022年是“超额存款”大增,存款定期化严重的一年。到了2023年尽管存款增幅有所下降,但是居民存款增速过高,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化的现象还在继续,即使去年三度降低存款利率,以上趋势仍未逆转。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.26万亿元,同比多增6.59万亿元;2023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5.74万亿元,同比少增5101亿元。尽管去年新增存款减少,但是绝对量仍然非常高。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.84万亿元,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.09万亿元;2023年住户存款增加16.67万亿元,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.22万亿元,以上可以看出企业的存款降幅较大。2022年12月末住户活期存款383899亿元,定期存款819484亿元,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254649亿元,定期存款490539亿元。2023年12月末住户活期存款390265亿元,定期存款979625亿元,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248246亿元,定期存款537533亿元。去年居民和企业的定期存款都在增加,但企业的定期存款增幅较大,与此同时去年企业的活期存款竟然是下降的。这表明企业存款的定期化现象更加严重,对未来预期不是很乐观,在投资和消费方面更趋于保守,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,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继续复苏。为了改变这种现象,降低存款利率仍然是手段之一。责任编辑:孟俊莲 主编:张志伟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